據外媒報道,富士康周四(11日)宣布,中國反壟斷機構已批準了該公司收購夏普股權的交易,這為日本商業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海外公司收購本土電子公司的交易清除了最后一道障礙。
富士康當日同時發布的財報顯示,受iPhone在成熟市場銷量下滑的影響,該公司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31%。
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富士康凈利潤為新臺幣177億元(約合5.66億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新臺幣257億元。
富士康當季營收為新臺幣922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新臺幣9727億元下滑5.2%。富士康第二季度業績未達市場預期。
Thomson One Analytics的統計數據顯示,市場分析師此前平均預計,富士康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將為新臺幣239億元。富士康的財務數據并不包括來自于夏普的數據。
根據富士康與夏普在今年3月達成的協議,富士康將以3888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的現金,換取夏普約三分之二的股權。富士康之所以對夏普感興趣,部分的源自于這家日本公司的業務包括了為智能手機制造液晶屏。夏普目前也是蘋果iPhone的顯示屏供應商之一。
在經歷了連續數年的快速增長之后,因為iPhone出貨面臨著來自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且成長中的市場已趨于飽和,蘋果的凈利潤已在過去的兩個季度中連續出現下滑。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在今年6月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中表示,該公司正面臨著困難的業務環境;為使夏普實現盈利,該公司將致力于投資下一代技術,并對業務進行精簡。
富士康并不是唯一一家因iPhone出貨量下滑而導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蘋果供應商。
夏普上月發布的財報顯示,受顯示屏銷售慘淡的影響,在截至6月末的第一財季,該公司凈虧損為275億日元(約合2.66億美元)。Japan Display在本月初也表示,該公司在截至6月末的上一財季凈虧損約為1.15億美元。
為保持公司正常經營,Japan Display已向大股東、國有背景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尋求幫助。(來源:LCD液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