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真實分辨率)
液晶顯示器屬于"數字"顯示方式,其顯示原理是直接把顯卡輸出的模擬信號處理為帶具體"地址"信息的顯示信號,任何一個像素的色彩和亮度信息都是跟屏幕上的像素點直接對應的,正是由于這種顯示原理,所以液晶顯示器不能象CRT顯示器那樣支持多個顯示模式,,液晶顯示器只有在顯示跟該液晶顯示板的分辨率完全一樣的畫面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而在顯示小于最佳分辨率的畫面時,液晶顯示則采用兩種方式來顯示,一種是居中顯示,比如在顯示800*600次分辨率時,顯示器就只是以其中間那800*600個像素來顯示畫面,周圍則為陰影,這種方式由于信號分辨率是一一對應,所以畫面清晰,唯一遺憾就是畫面太小.另外一種則是擴大方式,就是將該800*600的畫面通過計算方式擴大為1024*768的分辨率來顯示,由于此方式處理后的信號與像素并非一一對應,雖然畫面大,但是比較模糊.目前市面上的13寸,14寸,15寸的液晶顯示器的最佳分辨率都是1024×768,17寸的最佳分辨率則是1280×1024。
一旦信號源提供較低的分辨率時,面板電路需要將較當的畫而放大成與面板的最大分辨率一樣。假如電路不能有效地進行這項工作,顯示在
液晶面板上的畫面將嚴重失真。從技術的觀點來看,肖CRT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只要調整電子束的偏轉電壓,就可接收新的分辨率。由于液晶顯示器每一個像素都采用獨立主動控制。影像放大電路需要對較小的分辨率做更復雜的計算。從理論上分析。如果放大倍數為整數(例如,用最佳分辨率為1600×1200的液晶顯示器顯示800×600的圖案,放大倍數為2)的情況較為簡單:只要用相鄰的兩個像素顯示一個視覺點即可,放大后的畫面質量不會有明顯下降。但是、如果用最佳分辨率為1024×768的液顯示器顯示800x600的圖案就沒這么簡單了,它的放大借數為1.28(不是整數)。所以并不是原畫面的每一個像素都等量放大。液晶顯示器中的電路必須去決定哪--個像素該放大一倍而哪一個不須放大。數學上的模糊誤差將導致放大后的圖像或文字質量下降,給人視覺上以邊緣模糊或者殘缺不全的感覺。
為了要得到更好的效果,放大電路通常使用一個小技巧減低這種誤左,那就是。假如畫面資料不能整數倍放大時,用減低某些像素放大后的亮度加以改善,但仍然不能達到十全十美,因此,建議大家在使用液晶顯示器的時候一定將顯卡的輸出信號設定為最佳分辨率狀態,15寸的液晶顯示器的最佳分辨率為1024×768,17寸的最佳分辨率則是128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