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液晶顯示器面板基本上采用了以下幾種類型:TN、PVA、IPS、MVA、S--IPS、P--MVA和LPL,其中有些是基本類型的改進衍生型,就其基本類型來說,對于不同的用戶需求,大致可以作出如下的選擇: 回首CRT時代,可供我們選擇的顯像管不外乎是蔭罩管和蔭柵管兩種,即使再細分也不過是索尼的“特麗瓏”、三菱的“鉆石瓏”、三星的“ 丹娜”、LG的“未 來窗”等為數不多的顯像管。通過了解顯像管技術的原理并結合親身體驗,大多數人對各種顯像管的特性都有了自己的主觀見解。 然而在LCD方面,雖然液晶顯示器已經開始普及,但在之前的各種液晶產品中大多數都是TN模式和一些性能并不突出的早期寬視角技術產品,直至近年由于液晶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曾經因為環保健康的要求而選擇液晶產品的消費者多數無法忍受早期液晶產品在某些瓶頸性能上遠遠落后于傳統的CRT,因此越來越多體驗過 CRT和LCD的消費者在下一臺顯示器到底該選擇前者還是后者的問題上更加理性。各大液晶生產商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加強液晶的性能優勢適時開始推廣各自的以廣視角為主要訴求的新一代液晶技術。面對百花爭艷的各種采用新技術的液晶產品,如何才能從中找到你心目中的“特麗瓏”或者是“鉆石瓏”呢?讓我們了解一下各種新技術的優劣。 TN+Film模式的廣視角產品由于成本低廉,可沿用以往的生產線,因此仍然會占據不小的市場份額,即便以后各種新型寬視角技術成熟后,TN依然可能會象 今天的蔭罩管一樣穩居低端市場。不過也不要小看這種發展多年的傳統模式液晶,由于它技術相對成熟所以只要采用精度更高的驅動IC和一些簡單的優化技術, TN+Film模式的廣視角產品在響應時間和最大顏色還原數上較其他新型廣視角技術仍有明顯優勢――畢竟一直以來,真正量產的液晶顯示器產品中最快響應時 間記錄都是由TN模式產品創造的。當然,就目前的產品而言,采用各種優化技術的TN液晶顯示器價格也不低。 目前大多數的液晶生產廠商均有TN模式液晶產品,只需貼上以**富士寫真為主要供貨商的視角擴展膜就可獲得更廣的視角。 如果你更在意液晶顯示器的“壞點”,那么在挑選TN模式產品時就得格外小心,因為TN模式是最易產生“亮點”的。雖然目前的像素修正技術已經可以把“亮點”改成“灰點”,但無論如何,誰都不會希望在自己的液晶顯示器屏幕上看到惱人的“壞點”。 判別液晶顯示器是否TN模式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貼近顯示器,從下往上或者從上往下觀察屏幕。如果看到原來畫面亮的地方明顯變暗,而原來暗的地方反而更亮了 (即原來白底黑字的地方變成了灰底亮字),就可以肯定這是一臺TN模式的產品了,因為垂直方向存在明顯的灰階逆轉現象是TN模式最大的特性,即使貼了視角 擴展膜也無法完全消除。 當年蔭罩管CRT顯示器產品由于電子透過率無法得到進一步突破而導致性能止步不前,Sony革命性地推出了不再采用蔭罩來分色的蔭柵型顯像管――“特麗 瓏”和之后三菱的“鉆石瓏”,讓CRT發展迎來一個新的巔峰。如今面對TN模式視角狹窄的情況,富士通和日立也各自推出與TN模式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完全 不同的VA和IPS技術。 VA廣視角模式陣營強大,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其開山鼻祖富士通近年跟臺灣廠商合作,為VA的進一步普及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臺灣友達光電(AUO) 發展的是基于富士通2000提出的Premium MVA技術改良,而奇美(CMO)則生產富士通1996年提出的Super MVA 改良產品。 目前MVA產品應用廣泛,它可以顯示很好的“黑色”,在顯示畫面時的暗部細節也表現良好。最大的遺憾就是它隨觀看角度的增大會出現顏色變淡的現象,這也是判定MVA模式的重要特性。如果你坐姿固定,不需要很多人同時觀看屏幕的話,MVA模式的液晶會比較合適。 富士通和友達、奇美生產的高端Panel都會有MVA產品,選用MVA模式Panel的廠商非常多,幾大日系高端品牌均有相關產品,明基BenQ和優派(ViewSonic)的大屏也有部分采用MVA技術。至于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廣視角技術,由于其強大的產能和穩定的質量控制體系,被歐美IT廠商廣泛采用。而CPA則由“液晶之父”――夏普主推,這里需要 注意的是夏普一向所宣揚的ASV(Advance Super View也有稱Axial Symmetric View)其實并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的廣視角技術,它把所采用過TN+Film、VA、CPA廣視角技術的產品統稱為ASV。其實只有CPA模式才是夏普自 己創導的廣視角技術,該模式的產品與MVA和PVA基本相當。也就是說,夏普品牌的液晶顯示器未必就是采用夏普自己生產的CPA模式液晶面板,它有可能采 用臺灣廠家的VA或者其他 Panel。而IPS陣營中,由于有LG.Philips LCD這種全球LCD產能數一數二的廠商支持,所以占據的市場份額也不小。由于性能突出,不少日韓高端品牌的部分高端產品都采用這種技術。IPS這種橫向 控制模式是一種比較完美的寬視角解決方案,基本上畫面不會隨視角的變化而出現明顯失真;不過它所還原的黑色要比MVA稍差,因此需要依靠光學膜的補償來實 現更好的黑色;在畫面細節表現上IPS也要略遜于MVA,所以IPS模式的液晶產品更適合于普通液晶電視和公共展示場合。IPS模式的液晶顯示器由于液晶分子長軸始終平行于屏幕,所以即使受到外力壓迫其長軸方向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依靠這個特性,我們可以很好地判定一臺顯示器 是否采用IPS模式的面板,比如用手指尖端稍稍用力壓迫屏幕,如果是TN模式和VA模式的液晶顯示器,屏幕上受力會出現明顯的失真波紋,而 IPS模式的液 晶顯示器相對來說這種現象要輕微很多。另外,IPS模式的液晶顯示器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在斜45°角上觀察的話會看到有類似TN模式那樣的灰階逆轉現象,雖然這對日常使用影響不大,不過也可以作為判別IPS的標志。另外一個值得我們自豪的是我國京東方(BOE,北京東方電子)集團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的TFT-LCD部門后成立的 BOE- Hydis所主推的FFS技術。它屬于IPS陣營,但它幾乎改善了IPS的所有致命缺陷。從它所公布的Panel產品資料來看,各項參數確實達到一個前所 未有的高度,譬如最大可視角度已經達到180°。由于它相比IPS有著更高的透光率,所以在實現同等亮度的條件下,它所需要的背光燈會更少,在目前大屏幕 液晶顯示器和LCD TV由于功耗大幅度上升有違液晶當初所宣揚的節能環保特性的尷尬局面下,就憑這點就有理由讓FFS在未來贏得更多關注。遺憾的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性能 出色的FFS一直未能有更大的產量和應用面。判別FFS產品非常方便,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產品,只要在可視角度上標注為180°或者178°,幾乎都是采用FFS技術,另外在耗能上它也會相比其他IPS技術要小一些,可惜的是,這項技術在市場推廣方面還有很多路要走;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市場上看到采用FFS技術液晶顯示器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至于由**松下主推的OCB技術,嚴格來說它應該更象一個響應時間的解決方案。目前各廠商實驗室或者試產的產品中最佳響應時間均由OCB所創造,就發展趨 勢來看,采用OCB模式液晶產品在近期要突破1ms的響應時間進軍微秒級也并非天方夜譚。在這里要提醒一下那些信奉“唯響應時間論” 的游戲玩家和動態視頻玩家們,由于顯示原理所限,液晶顯示器要在動態畫面還原方面趕上主動發光顯示器件(如CRT,PDP),只靠簡單地改善響應時間效果 并不太好。在響應時間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采用黑屏插入會更有效地改善液晶顯示器在還原動態畫面時出現粘滯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見由于采用黑 屏插入而導致畫面閃爍但動態還原效果接近CRT的液晶顯示器。采用OCB技術的產品目前在國內市場較難見到,不過由于它出色的響應時間表現,從技術層面看來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