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淡季效應發威,臺灣NB市場首季冷颼颼,根據資策會MIC昨日發布的臺灣NB市場最新統計,臺灣筆記型計算機2014年第4季出貨量約3,763.7萬臺,較上一季微幅衰退1%。MIC預估,今年第1季臺灣筆記型計算機產業出貨量約3,162.2萬臺,不單季減幅度擴大至16%,連帶產值也同步下滑至近137億美元,較上一季減少15.6%,呈雙降格局。
淡季效應發威,臺灣NB市場首季冷颼颼,根據資策會MIC昨日發布的臺灣NB市場最新統計,臺灣筆記型計算機2014年第4季出貨量約3,763.7萬臺,較上一季微幅衰退1%。MIC預估,今年第1季臺灣筆記型計算機產業出貨量約3,162.2萬臺,不單季減幅度擴大至16%,連帶產值也同步下滑至近137億美元,較上一季減少15.6%,呈雙降格局。
在產值方面,資策會MIC則預估,臺灣筆記型計算機今年首季產值為137.24億美元,仍較去年第4季的162.51億美元,下滑15.6%。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首季的ASP(平均銷售價格)有機會小幅回升至434美元,小勝去年第4季的432美元。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指出,Intel新處理架構Broadwell延后至今年第1季上市,去年下半年多為延續性產品,且廠商為爭取市占率,相繼推出超低價產品,以及未有中高端新平臺上市等因素影響下,促使去年第4季ASP下滑,不過,隨著低價促銷告一段落,預估今年首季ASP可望小幅回升。
葉貞秀強調,基于成本考量,海運成為廠商主要運籌模式,為及時出貨,廠商多于去年第3季提前出貨,以因應歐美假期促銷需求,去年第4季通路已備足庫存,去年第4季出貨表現呈現小幅衰退,應是意料中事,至于今年第1季出貨衰退的主要原因,則出在歐美市場旺季促銷結束,通路進入庫存調整期,再加上擔心臺幣貶值,臺系品牌廠商對于海外市場的庫存管理更為謹慎所致。
展望未來,葉貞秀指出,消費者已漸能區隔出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及筆記型計算機等產品的需求及應用的不同,再加上品牌商在2-in-1、觸控、作業系統等架構上,已建立獨特產品系列,并加速營銷,以提高消費者對新型態產品的接受度,另微軟Windows 10也預定于今年第3季上市,揮別首季的慘淡經營,未來消費型筆電市場還是有機會逆勢成長。
|